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汽车维修实训中心
教育部“人文交流经世项目”立项单位国际合作建设专业
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校企合作项目
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建设单位
省级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
省级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—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单位
省级示范校项目—汽车制造专业群建设单位
省级优质校项目—汽车制造专业群、新能源汽车人才与创新培育中心、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单位
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
开设专业
本科层次:汽车服务工程
专科层次: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(省级精品、省级教改专业)
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(省级示范、优质校建设专业)
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(省级优质校专业群建设专业)
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(省级优质校专业群建设专业)
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(四川“10+3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)
师资力量
现有教职工66人,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、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。其中硕博高层次人才占比达54.5%(博士2人、硕士研究生34人),拥有正高级职称3人、副高级职称6人、全国技术能手2人、高级工程师2人、工程师8人,企业兼职教师30余人,实现专业课教师100%为“双师型”教师。
教学保障体系
汽车学院占地约200亩,建筑面积6.3万平方米,其中教学建筑面积3.8万平方米,是全国唯一拥有独立校区的二级学院。建有央财支持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1个,省级生产性维修基地1个,汽车理实一体教学室45个,汽车制造与检测中心1个,教学录播室4个,虚拟仿真实训室4个,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达4650万元,与哈萨克斯坦人民工业大学共建“国际汽车技术培训中心”1个,建成6个特色产业学院,40余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,形成“校内实训+企业实践+国际交流”三维培养体系。
产教融合成果
学院秉承把“校区建在园区、专业建设在产业链、课堂设在生产一线”的办学理念,坚持“产教融合”的教学模式,建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江淮汽车产业学院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吉利商用车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;与四川江淮汽车、重庆长安汽车、长城汽车、广州本田汽车、理想汽车、吉利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“校企合作”,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40多个,常年开设“现代学徒制”、“现场工程师”等各类订单班10余个;校企共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、市级大师工作室1个,设立农业装备与新能源汽车两大研究所。
近年完成部省级科研课题7项,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,建设精品课程3门、精品共享课2门、精品共享视频课4门,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,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20余部。
人才培养成效
构建“岗课赛证”融通培养体系,大力强调学生高技能培养,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0余项、省市级40余项。近三年就业率保持95%以上,专业对口率80%以上,就业满意度达93%,为江淮汽车、长安汽车等企业输送大批技术骨干,形成“高报考率、高就业率、高满意度”的专业品牌效应。
发展愿景
学院将持续根据产业人才需求,坚持在“产教融合”上走深做实,立足地方,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,辐射全国汽车产业,打造西部领先的汽车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。